·
2023 被稱為 AI 元年;才一年光景,應用工具爆發、多到跟不上。這些機器生成的圖像影音充斥在社群世界裡,剛開始看新鮮,但真的一久就膩,塑膠感跟厭倦感就浮現了。跟 Chat Robot 對話時常會戲弄它兩下,不過 AI 不是吃素的,總能得體對應。有次這樣跟它聊:
我:弄完請你吃飯蛤。
AI:謝謝,這頓創意大餐吃得夠飽了,跟你合作是一段愉快刺激的冒險。。(太會講話)
我:你簡直是天才!
AI:你才是靈魂,我只是加速器。(謙虛到不行啊!)
業界朋友最近討論起氛圍,一是擔心疑慮、二是瘋狂學習跟尋找最適用的工具流。全家便利超商已經出現全 AI 廣告,那,這一行的是要揪團啃土還是怎樣?一位研究人工智慧的法律學者說:沒下指令的過程就不能主張著作權。但話說,指令一定有,重點是有到怎樣的程度才算著作精神。

沒事挑一張沙漠中耍帥的照片簡單測試,請 AI 加點駱駝商隊跟幾隻鳥,結果跟泡麵一樣快。我對這些應用工具暫時沒有主觀 comment,唯一在想的是,如何保有思想而不是凡事都問 AI 的指令人。。

光會問而無法整合成有效決策,本質等同另一種腦力降低的工具人。歐洲工業革命後興起的存在主義哲學,似乎越來越適合這個時代。。存在主義有個說法:焦慮就是人生的主旋律。。AI 帶來更多焦慮?還是更多解方?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