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一年,我碰了虛擬製作(Virtual production)。從此,越級到一個更為浩瀚、充滿科技與創作火花的(燒錢)世界。
某日,帶兩位老友兼資深導演到 XR Studio 參訪,稍微解釋一下之前的拍攝經驗與 SWOT。270 度廣視角的 LED 板如果播放隕石亂飛的影像,還真讓人頓生暈眩感。Virtual Production 時代特效太強,學不完。。
話說,古代好萊塢片廠早有類似虛擬製作(Virtual Production)的理論。技法之一稱為 matte-painting;原理約莫就是畫師先在毛玻璃上繪出背景,再透過遮罩、構圖與前景演員道具合一。現在 matte-painting 因為電腦軟硬體而更為強大無敵,不過其概念跟 XR 不太一樣。

過程中,必會產生討論、衝突。但我的經驗是,堅持不是死的。有時,放手讓 VP 團隊為你的創意加分,反而是雙贏。也就是說,腦袋中也許對某顆鏡頭有著深切的固執與迷戀,但偶爾丟掉這個執念,更可能照見其他專業工作者的好意見。
數位時代,背景不管 2D、3D,動畫師都可以運用 AI 、根據導演需求快速製作出來。現在台北每個 XR Studio 都能運用 AI 迅速變換背景、物件給劇組,技術面逐漸成熟。但但但。。AI 雖然讓動畫部門如虎添翼,卻也恐嚇著這個行業的未來。管虛擬棚的朋友說, Sora 問世真的讓動畫界非常抖。如果 AI 影片的產生如 AI 平面圖像一樣快速時,不知會是怎樣的光景??


大潮流既然打不過,就直接不抵抗甚至半加入吧。思考如何應用以輔助主創,或許比較健康。

隕石來襲;老友抓拍我的末日逃亡感說:抱歉手抖、有點糊。
我:沒關係,這年紀抖來ㄚ抖去、要抖一起抖。一群男人揪團抖起來,畫面保證史詩等級。
這部片的 VFX breakdown 在此,請按連結:https://youtu.be/srMdRYl9IeU